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不会改变
时间:2024-11-28 18:05:03来源:经济日报

广州车展期间拍摄的问界M9。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11月24日,主题为“新科技 新生活”的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车展落下帷幕。本届车展汇聚了超80家中外汽车品牌,共展出1171辆汽车,其中78款为全球首发,新能源汽车512辆。无论是参展车辆数量,还是新能源车型占比均创出新高。

增混跃居主流

与前些年新能源汽车主打纯电不同,今年各大车企加大了对增程、插混车型的推出。

广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铂HL全球首发。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表示,2025年公司将投放增程、插混等多款产品,使之成为继纯电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阿维塔11双动力亮相广州车展,并开启预售。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雍军称:“阿维塔将开启全系增程布局的新里程,阿维塔也将成为唯一一个全系提供增程和纯电双动力选择的高端品牌。”

问界发布了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介绍,该系统基于“赛翼(C2E)增程架构”与“RoboREX智能控制技术”打造,实现静谧无感、高集成、高效率三大行业领先优势。

小鹏汽车则展示了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鲲代表超级增程系统,鹏代表纯电体系。“在AI的赋能下,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可实现‘一车双能’,纯电续航达43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超1400公里。”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解释,入局增程赛道,能够帮助车型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的不同状况。

3年前,业内还在探讨“增程是不是落后技术”“插混是不是过渡产品”,如今增程、插混不仅未走到尽头,反而集中爆发,跃居新能源主流路线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纯电动车型销量为583万辆,同比增长13%。包括增程在内的插混车型销量为391.5万辆,同比增长85%。“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增混车型推动。”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说。

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新能源汽车备受关注。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智驾方兴未艾

本届广州车展,无论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在通过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智能化能力以及未来智能化布局。

长安汽车把本届广州车展新品发布改为科技早茶会,分享最新的智能化落地成果,尤其是长安智驾、天枢大模型、飞行汽车与人形机器人等技术布局与未来规划。

新势力中,无论是第一次参加广州车展的小米,还是没有新车发布的蔚来、理想、小鹏,都不忘宣传自家的智驾技术。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广州车展举办的前一天,直播展示了小米SU7的车位到车位智驾功能。极氪则在车展上首发全栈自研浩瀚智驾2.0面向高阶智驾的端到端Plus架构,在端到端大模型上,引入极氪首创的数字先觉网络。

“当前汽车智能化功能渗透率加速提升,智驾和智舱将成为推动汽车零部件增长的驱动力,用户对智能化功能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算力、算法、芯片,是下一步汽车企业投入的重点,也是实现竞争力迁移的战略支点。不过,由于这些新领域是传统汽车行业不擅长的,因此需要消费电子和通讯等跨界力量加入。

除了在鸿蒙智行展台,首次把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界”家族齐聚,华为的热度还贯穿着各个场馆,包括阿维塔、长安深蓝、岚图、方程豹、奥迪、广汽等多个品牌,均搭载了华为ADS智驾方案。

“目前,国内市场L2及以上智能驾驶装机比例已达50%左右。截至2024年8月,我国已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号牌1.6万张,开放了长达3.2万公里的公共测试道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认为,AI大模型上车给智能化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混动技术、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也给电动化、智能化带来新的可能性,甚至带来技术路线的调整,技术的比拼依然是汽车“下半场”的主旋律。

上汽奥迪合资多年一直声量微弱,本届广州车展展示出电动化转型决心之坚定。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表示:“未来3年内,奥迪将推出3款全新车型,首款车型预计在2025年上市。”

宝马集团亮相广州车展,展示了在智能化变革中的创新进展:宝马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加速,“车路云一体化” V2X技术于明年1月“上车”全新BMW 5系,提速高阶智驾抢占先机;智能座舱持续进行本土研发,最新BMW操作系统70%由中国团队研发,专为中国消费者定制。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未来宝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携手中国创新力量,反哺全球”。

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表示:“在合资2.0体制下,广汽丰田开启‘聚变2030’,跃迁‘科技广丰’,再次向年产销百万挑战,将成为智电时代头部品牌。”

东风日产发布“GLOCAL”模式下最新智能技术成果,正式亮相新能源架构下首款纯电车型N7。“此前我们在新能源转型方面慢了半拍。”东风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周锋坦言,为了赶上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步伐,未来东风日产新车广泛采用自研架构。“我们将加大向新能源及智能化领域的转型投入,研发中心将从此前2000人规模在3年内完成翻番,研发资金投入不少于100亿元。”周锋说。

淘汰不断加剧

尽管价格战从去年年初就开打,反对声音从未停息,但价格战的硝烟仍弥漫到了本届广州车展上。此次上汽大众在车展上推出了一款燃油中大型MPV车型威然,起售价为19.99万元,较老款威然下降近9万元;北汽极狐新阿尔法T5终端起售价为12.38万元,较指导价下调3.2万元;凯迪拉克则在车展首日,宣布当天上市的XT6限时一口价34.99万元起,较44.99万元的官方指导价直降10万元。

价格战叠加电动化与智能化产业变革,不断加剧着淘汰赛。与上届广州车展相比,今年捷尼赛思、捷豹路虎、雪佛兰、斯巴鲁、极星、捷达、高合、启辰、合创、大运等厂商,以及劳斯莱斯、飞凡、远航、赛力斯旗下的蓝电等品牌已不见踪影。

在国家政策鼓励下,10年前大量产业和财务资本涌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出现新一轮“造车潮”。“巅峰时期,中国曾有300多家企业排队申请造车资质,60多家造车新势力发布新能源战略。”何小鹏说,现在只剩下10多家造车新势力有销量,且大多数年销量并不高。“小鹏汽车熬过了第一个10年的海选赛。”在他看来,真正残酷的淘汰赛现在刚刚打响,那些达不成年销量100万辆的品牌,都难以成为最后胜者。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到10万辆,渗透率仅为0.32%;今年前10个月接近40%,乘用车单月甚至超过50%。正是众多新能源车企的崛起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摊薄了总销量。”王侠表示,和燃油汽车一样,新能源汽车同样需要经济规模。从这个角度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淘汰赛还在加剧,国内汽车产业集中度重回上升通道还需时日。但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的大趋势是确定的,不确定的是速度、节奏、周期和格局的变化。

标签:

生活指南
  • “碎片化睡眠”比熬夜更可怕?听听专家怎么说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不容小觑,严重性等同于熬夜。它容易导致代谢综合

  • 湖南新田油菜薹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在湖南永州新田县新隆镇山田湾村硒旺油菜薹生产基地,村民们分散在

  • 黑龙江大兴安岭:驭风逐电 打造国家北部新能源基地

    中新网大兴安岭11月24日电(张磊 闫捍江 记者姜辉)驭风逐电是文学

  • 方城县法院:思民虑解民忧 倾心调解化恩怨

    我花这么多钱,刚盖好的房子出现了裂纹,下雨还渗水,你别想要给我盖房

  • 2024第十二届扬州高邮大运河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中新网扬州11月10日电 (徐珊珊 崔佳明)10日,2024第十二届扬州高

  • 江西南昌海关部门截获外来物种巨人恐蚁

    中新网南昌11月6日电 (记者 吴鹏泉)记者6日从南昌昌北机场海关获

  • (第七届进博会)通用磨坊中国区总裁苏强:在中国市场还有长期“升级”的潜力

    中新网上海11月3日电(记者 樊中华 汤彦俊)福袋水饺、腐乳馅的水晶

  • 传统服饰,催生产业“新蓝海”-天天视点

    传统服饰,催生产业新蓝海(文化中国行·有一种风华叫中国·华服风③

  • 南阳市卧龙区法院开展专项执行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率,构筑公正司法形象,切实捍卫胜

  • 2024中国数字人大会在京举办 聚焦产业应用与未来|热门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陈杭)23日至24日,以数字人应用与未来

  • 环球资讯:屋檐上的文脉 | “土”到极致的稷山大佛

    图为落日余晖下的稷山大佛寺。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兰立强)俗话说地上

  • 中新健康|高温袭来热射病多发 专家:关注中暑前身体发出的警告

    中新网杭州7月4日电(张煜欢)4日杭州正式出梅,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

  • 国网息县供电公司:特巡充电桩 护航群众绿色出行

    “充电桩内接线无松动,充电枪无破损,可以正常充电。”4月28日,国网

  • 环球热推荐:驻马店市驿城区顺河街道开展春季田间管理暨病虫害防治、多花黑麦草清除推进会

    随着春季的到来,小麦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为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驻马

  • 【节日我在岗】大年初二 商丘交警全员上路坚守岗位保畅通护平安

    2月11日(农历大年初二),为确保春节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让群众能

  • 共谋新篇|奥影与国家模检中心(广东)携手成立大湾区X射线工业CT联合创新实验室

    2024年1月10日,奥影正式入驻国家模具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

  • 民生
    • 植物生长如何调控“油门”和“刹车”?中国团队最新研究揭秘

    • 黑龙江省集中举办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小程序推广活动

    • 食色者性也下句是什么?食色者性也是孔夫子的原话嘛?

    •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