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扩大普法覆盖面,德宏州司法局立足岗位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四抓四促”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关资料图)
抓“关键群体”促法治素养提升
聚焦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提升,将组织举办年度“八五”普法骨干培训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培训等列入全州2023年干部教育培训内容。
聚焦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围绕“涉青少年犯罪”问题短板,充分调动妇联、关工委等组织积极性,发挥法治副校长队伍力量和“犀鸟家园”等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作用,以“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学第一课”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普法强基——送法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系紧系牢青少年群体“法治第一粒扣子”。
聚焦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两类人员”,积极推行“监管+普法”“服务+普法”工作模式,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入矫、解矫宣告、集中教育、见面个别谈话、实地查访等各环节,融入报到、首次谈话、入户走访全过程,教育引导“两类人员”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聚焦边境地区群众法治素养提升,联合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结合德宏实际印发《2023年贯彻落实在边境地区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暨“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十条措施实施方案》(德边管〔2023〕37号文件),对“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促专项普法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抓“关键队伍”促引领作用发挥
发挥“八五”普法讲师团“专家”作用,在收集整理讲师团成员各类型法治宣讲课件供专普办以外,组织召开“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工作座谈会,对成员的职责任务特别是如何发挥专长优势促推专项普法行动方面作出要求,并针对9类重点对象不同法治需求,将对应主题的法治课件制作、宣讲资料汇编任务压实到个人,充实专项普法行动法治资源。
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努力实现重点地区和重点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落实村(居)法律顾问“五个一批”任务,在为村(社区)提供法律咨询、参与人民调解、开展法治宣讲等过程中普法,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增强专项普法行动的针对性。
发挥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为重点的基层法治人才队伍作用,加大培养力度,结合“万民党员进党校”活动,按照《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进一步加强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筹备州级示范培训,并督促各县(市)采取集中轮训和常态化培训的方式,对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基层人民调解员、村(社)干部等基层普法骨干队伍进行法治培训,教育引导其参与到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服务引导、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创建等活动中,建立建强群众身边“带不走”的基层普法队伍。
抓“关键手段”促工作质效提升
用好“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德宏团结报开设普法专栏,按月要求有关普法单位立足重要普法时点和普法重点内容以典型案例释法、法律法规问答等形式提供法治类宣传稿件,加大专项普法行动宣传报道。
各县(市)司法局快速行动,统一宣传横幅格式,以村(社区)为单位共制作张贴宣传标语500余条。用好“双语”普法手段形式,将专项普法宣传标语翻译成傣语、景颇语、载瓦语多种民族语言,编排“双语”专项普法行动海报、录制“双语”普法小故事音频等,加大专项普法行动普法产品供给力度,进一步丰富“德宏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内容。
用好法治文化阵地,打造别具特色的“法治墙”“法治走廊”“法治文化广场”,从夯实载体、拓宽渠道、注重需求等多方面着手,让墙壁“说话”、让走廊“教学”,实现了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随时随地学法。
抓“关键环节”促群众诉求解决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专项普法行动中明确的琐事口角、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纠纷、山林土地纠纷、劳资纠纷等矛盾纠纷案件作为排查重点,“调解+普法”,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面对面”普法,实现矛盾调解普法率100%。
便捷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末梢”,畅通妇女、未成年人等人员的法律援助维权“绿色通道”,“服务+普法”,在提供法律援助中“点对点”宣讲有关法律知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