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播出的《熟年》,在近年来的家庭生活剧类型中,算是一部对于都市中年群体刻画颇见功力的作品,郝蕾、刘奕君、宋丹丹等演员的出色表演,也提升了该剧的可看性。播出至今,该剧在口碑和点击率方面都取得不错成绩。
《熟年》剧本贴近生活
(资料图)
2021年3月,导演刘新接到了《熟年》的前十集剧本,他认为是他从业这么多年以来看的剧本里,比较不一样的现实题材。这部剧中,倪家一个大家庭的成员,覆盖了从40后到00后各个年龄段的人物,描写又非常写实,“像我身边发生的事情,也像我身边的朋友们发生的事情。”而难点,恰好也在对于倪家这一大家子的呈现:“三个小家庭,九个主要人物,如何把各自家庭的事件、问题及个人成长都表达出来,极其不容易。”
刘新自述,《熟年》刚开始筹备时,从剧本创作,到团队组建,都是蛮艰巨的工作。此次的创作团队,是刘新首次合作的全新团队,在这个团队里刘新是最年长的,而摄影、美术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人员大多都很年轻,专业能力也很强。
生活剧是市场上一个非常成熟的类型,但同时也使得该类型美学风格似乎同质化程度很高,《熟年》相比于市场上一些同类题材,在美术风格上,有着相当考究和令人惊喜的视觉呈现。“是这个年轻团队,带来了整个戏呈现上的年轻质感。”刘新说。
他表示在这部剧的置景上,他和团队希望更有生活气息、接地气,因此最初设定三个小家庭的家时,就在考虑要怎样把三个家庭的居住环境做出明显的区分,让观众看到三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三个家庭生活方式和经济状态的区别。
“老大家就是普通老百姓,比较局促的一个老房子,两室一厅,主卧让给刚结婚的小两口,老两口住在次卧的上下铺;老二家夫妻俩工作体面,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好,住在比较高档的小区,明亮宽敞;老三伟贞是住在老太太的老房子里,相对安逸又装修得比较文艺气息。这几组家庭在视觉上,其实大家都会觉得是熟悉的,有真实感的。”
吴二琥一角,只有宋丹丹能够诠释出来
剧中吴二琥一角,绝非一个生活剧中常见到的“恶婆婆”形象,她有着相当复杂的面相,在宋丹丹的演绎下,生动鲜明又非常真实。
刘新和宋丹丹本就是多年朋友,但始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有机会合作。拿到《熟年》剧本时,刘新就觉得,吴二琥这个角色太适合宋丹丹了,便给她发了几集剧本,还打足了预防针:“第一,咱不能抡圆了往小品上演,我们得收着;第二,这样的人物你我在生活中见得太多,我们要把所有的表演都打碎了,回到最本质上。”
宋丹丹非常了解刘新的表演需求,二人很快达成创作上的一致。“在拍摄现场她非常活跃,二度创作的东西非常多,一个版本,二个版本,有些单场戏甚至有更多个版本,她就想把它做到最好。”二琥这个角色,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诠释,但在刘新看来,目前让人又爱又恨,又气得跳脚又为她流泪的二琥,“只有宋丹丹能够诠释出来”。
宋丹丹和饰演倪伟民的张国强有一场戏,是二琥想让老公跟弟弟倪伟强提一件不好张嘴的事儿,来间接解决家里的房子问题。她在家里泡着脚,等老公回来一问,倪伟民压根没好意思提,二琥气得边数落倪伟民,边细数结婚这些年自己对这个家的付出和受过的委屈,说着说着就哭了,这场戏看得屏幕前不少观众心酸不已。等她哭完,倪伟民说:我挺对不起你的,但我挺爱你的。这一个“爱”字儿,又把二琥逗乐了。
这场戏,刘新和团队同时用了三台机器:一个全景,两个近景去拍摄,“这是强情节、重情感的戏,很难再来一模一样的第二次第三次表演。”而宋丹丹把这场戏完成得一气呵成:“有悲有喜,嬉笑怒骂,全在这三分钟里体现了。”
倪伟强晚来的“熟年”,是他到中年才有的叛逆期
《熟年》一开篇,倪伟强为何一心要离开贤惠能干又美丽得体的妻子张春梅,摆脱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是该剧前期的大悬念之一。他的这一选择,为不少观众所不解。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中年人把个人价值与家庭、婚姻深度绑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明显对于倪伟强来说,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在他的心理层面上,发生了剧烈冲突。
在刘新看来,倪伟强没有意识和能力管理自己的个人生活,更没有真正像张春梅那样,处理过自己家庭的众多事务。二者长时间对他来说,是混沌一体的。“个人生活和群体生活没有区分,是一种失衡的状态,所以倪伟强想要冲破它,寻求属于自己的生活自由,这也是倪伟强晚来的‘熟年’,是他到中年才有的叛逆期。”
这种并非个体与他人的外显冲突,而是存在于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给演员带来了表演上的巨大难度,因为观众难以理解人物的选择和动机。
刘新表述,倪伟强这个角色跟剧本起初的设定有过变动和调整,在最初跟刘奕君聊倪伟强这个人物时,他说了倪伟强的故事,但没有告诉刘奕君该怎么演,“因为我也不确定最后呈现的倪伟强是不是我此刻描述的那个人”。
在实际拍摄中,有一场戏是倪伟强夫妻去做婚姻咨询,那场戏中,刘奕君的手一直在抖,咨询师说你看你紧张得,手一直在抖,倪伟强突然爆发了:“我手抖了吗?我哪里手抖了?”刘奕君将那种无来由的、神经质的暴怒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一刻,我看到了倪伟强,看到了深陷泥潭里拔不出来、已经快几个月没睡过好觉的倪伟强。这是刘奕君诠释的倪伟强。”
郝蕾想方设法地去刻画了张春梅柔软的部分
郝蕾对于倪伟强妻子张春梅的诠释,也给刘新带来了惊喜。“我之前看过许多郝蕾演的影视剧,她来饰演张春梅肯定没有问题。”他说,“郝蕾本人认真、细致、自信,其实春梅也是如此,但她俩不一样的是,春梅可能在表达上更柔软一些,但郝蕾不会。所以郝蕾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想方设法地去刻画了张春梅柔软的部分。”
开拍第一天的一场戏,是已经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太太惦记还没回家的春梅,在家切肉末,春梅回家,老太太说“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肉末豆腐”。两个人坐在饭桌前,春梅很动容,因为这道菜是她生母会给她做的菜,在她生母去世以后,就没人给她做了。她回忆,自从嫁到倪家,又吃到了倪老太太给她做的肉末豆腐,从那一刻开始起,春梅就把老太太当亲妈了。
两个人聊天吃饭互动,郝蕾有一个动作让刘新挺有感触。“春梅舀了勺豆腐,舀了点米饭跟老太太说,你想不想吃,你尝一口。随后就喂给她吃,老太太吃完,春梅又拿这勺自己吃。”在刘新看来,这个动作本身很小,但餐具进了外人的嘴自己再吃,大家本能会有点犹豫的,很多演员未必能在开拍第一天就演得那么自然。
“但这恰恰就该是张春梅的行为,因为她和倪老太太之间亲密无间,她把她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那天郝蕾是‘愣’都没有‘愣’一下,非常流畅地完成这场戏。”这一个简单的表演动作,让刘新觉得触动:“因为那就是张春梅,那就是她和倪老太太的关系。把这场戏,做得生动真实可信,也说明了演员的专业。这种细节很多,在郝蕾身上一直贯穿到整个角色的完成。”
《熟年》引起大家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是“中年人走出舒适圈”,然而,对许多年轻人来说,生活和工作上的很多努力,都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舒适圈”,为什么到了中年甚至老年,却要“走出舒适圈”了?对于这个问题,刘新认为像剧中张春梅这样一位40+的成功女性,敢于跳出舒适圈很不容易,“但在‘走出舒适圈’这个选择面前,确实可能年龄越大风险越大。当你遇到张春梅遇到的问题,是否应该走出去,大家看法肯定是不同的,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大家愿意去探讨,就很好了。”刘新道,“女主人公张春梅的人生,能让观众们看到并且讨论这个话题,就是我们这部剧想要展现的价值和意义。”
所谓的“婆媳不和”“小三出轨”“中年危机”等等,是生活剧中很普遍的桥段,也代表了一种公共性的恐惧。而对于创作者来说,这种“普遍”带来的是创新的难度。对于普遍与创新的矛盾,刘新显得很坦然:“现实主义家庭剧,就是在拍生活。现实题材的剧集不可避免地要表达生活中的困境、人生的起伏,而生活中大家所遇到的问题,所面临的考验是有很多相通点的。”刘新说道,“怎么在相通的关系和问题中,找到新的突破和独特的视角,找对方向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试图在创新的帽子下,强行地追求不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