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源供给充足的市场环境下,奶酪本土化是否将提速?国内以再制奶酪为主的奶酪棒市场格局是否会被改写?
带着疑问,《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商超市场、奶酪加工企业及品牌企业,就奶酪本土化机遇做了调查。
(资料图片)
国产奶酪品牌迅速崛起
从喝牛奶到吃奶酪,近年来,我国奶酪消费快速增长,但仍以零食为主,主要产品形式以儿童奶酪棒为主。
《证券日报》记者来到北京某商超,看到伊利、蒙牛、妙可蓝多、均瑶、奶酪博士、百吉福、安佳等国内外品牌的奶酪挤满了货架空间。
在采访中,北京市丰台区某物美超市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2019年之前,百吉福、安佳等外资品牌一直是超市最畅销的奶酪产品。目前,消费者青睐伊利、蒙牛等国内品牌的奶酪产品。
上述工作人员还表示,在超市的冷藏柜中,国产奶酪棒的陈列区域越来越大,品牌包装越来越花哨,国产、外资品牌陈列面积呈现“平分秋色”的局面。
“品牌是我选择奶酪棒的重要指标,感觉现在国产奶酪棒的质量明显好了很多,企业对产品宣传和包装的加强,让我们家长更有信心为孩子选购国产奶酪产品。”消费者于女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选购奶酪时,她会自觉查看配料表内容,还会针对孩子的营养需求对比不同种类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证券日报》社发起的一份有关奶酪话题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当问及消费者选择国产还是进口奶酪时,回答最多的是“无所谓”。而对于品牌选择时,妙可蓝多的比重最大,其次是百吉福。
事实上,国内奶酪企业,从过去的妙可蓝多“一家独大”,到今天已经是百花齐放。大型乳企也在纷纷加大奶酪的投入。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伊利推出奥特曼联名款巧克力味酪酪杯,妙可蓝多发布慕斯奶酪杯和哈路蜜煎烤奶酪,均瑶健康推出常温奶酪,奶酪博士推出奶酪流心鳕鱼肠、水果奶酪泥、白金营养奶酪棒,通过创造新的奶酪深加工产品激发新的“消费兴趣点”。
“在2023年,我们目睹了成人享乐型奶酪市场的爆发。奶酪棒有着100多亿元的市场,我们要在消费人群上进行扩大。”10月20日,奶酪博士创始人陈昱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坚持本土化原制奶酪是奶酪博士产品的差异点之一。
面对国产奶酪的崛起,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组长宋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奶酪可以国产化,但前提是本土奶酪一定要做好高附加值的奶酪业务,否则本土化的意义不大。
奶酪本土化提速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奶类产量4027万吨,首次突破4000万吨大关,位居全球第四位。
一边是牧场原奶扩产,一边则是乳制品消费端的动销放缓。于是,国内自去年开始出现“奶剩”现象。如何做好奶业的深加工成为乳企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选择将过剩奶源做奶酪成为部分乳企新选择。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甘肃某企业得知,在乳业淡季,将过剩奶源加工成奶酪已经成为其另一主业。
“我们会将过剩的原奶加工成奶酪,而这个工厂的奶酪产能有200吨,目前在甘肃兰州1000吨的新产能正在建设中。”甘肃传祁乳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奶酪博士已经建造起自有奶酪“超级工厂”,预计总投资超过10亿元,成为奶酪博士自有供应链的基石。依托于超级工厂的研发检测中心,奶酪博士还成立起奶酪营养研究所,打通从研发到生产的各项技术环节。
蒙牛方面也表示:“未来,蒙牛将聚焦于高价值、差异化奶酪产品,不断打造奶酪消费的多元新场景,引领奶酪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奶酪本土化贡献力量。”
妙可蓝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国内奶酪业的发展仍需通过扩大消费场景来推进,需要与餐饮文化深度融合,融入中国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元素,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产品需求。
虽然企业都在纷纷加大奶酪的生产,但是国内奶酪市场的培育仍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另外,由于国内养殖成本较高,上游养殖企业将原奶做奶酪与国外相比,价格上并未有大的优势,因此,这些都是对乳企做奶酪本土化带来一定的挑战。不过,对于奶酪的未来发展空间,行业内依然看好。
“奶酪正处于明星赛道,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以及对奶酪认知的提升,我国奶酪市场具有极大的上升空间,政府也对奶酪本土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中国奶业协会提出,力争2025年全国奶酪产量达到50万吨,零售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并要求通过打造优质奶源基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加快数字化转型等方式来有效提升奶酪市场竞争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国内奶酪赛道已从餐饮奶酪隐性应用1.0时代进入奶酪棒儿童风行2.0时代,目前正向专业餐饮研发、家庭餐桌等更多场景的3.0时代进化。从奶酪棒赛道逐步向餐饮赛道转型,已成为奶酪企业的共识。
“政策端正全面促进奶业振兴,鼓励牧场发展规模化养殖,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随着牛奶产量逐渐扩张,我国原奶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使原奶价格持续下行。”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吴太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消费承压、细分赛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奶酪细分品类的高增长遇上阶段性抑制,宏观环境的刺激也加速了行业的演变。行业变化了,企业就要跟着变,企业需要新的思路、新的行动适应变化的市场,实现奶酪本土化。
在吴太伟看来,首要之务是稳定上游供应链,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提高对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对深加工奶酪产品的能力。“此外,中国乳制品各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奶酪产业发展,形成中国自主的奶酪产业集群,打造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奶酪产品,实现奶酪国产化的规模经济。”
事实上,不论是国家政策对奶酪行业的支持,还是奶酪企业对自身产品的赋值,都显示出奶酪市场依然存在很大的空间静待挖掘。透过奶酪行业国产化,可以看出中国乳业面临的新机遇不仅在于行业正在释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还在于通过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来扩大经济效益。